實驗室概況

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双色球几点)(以下簡稱實驗室)由國家科技部批准,於2018年10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的成立是國家大力發展深空探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提升澳門科技水平的重要舉措。實驗室現有40位專家學者,包括講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特聘顧問、副教授、特聘副教授、助理教授等, 研究團隊逾90人。專家學者均來自於國內外知名的教研機構,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國際視野,組成了一支多學科結合、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研究隊伍。實驗室主任由張可可講座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歐陽自遠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擔任。

實驗室總體目標:建成面向世界深空探測科學前沿,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星科學研究中心,作為中西深空探索交流的橋樑與窗口,打造國際間行星科學高水平學術交流合作中心;參與國家深空探測重大項目,提供所需的科學支撐;培養國家所需的行星科學高質量人才,建成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團隊,為澳門的多元化貢獻科技力量。

研究方向包括:行星內部結構、行星內部動力學、行星表面物理、行星地形地貌、行星磁場與重力場物理、行星隕石化學、行星形成與演化、行星宜居性。

主要研究內容:圍繞月球、火星、近地小天體和氣態巨行星,利用數值仿真、數據分析、高分辨率觀測、實驗研究等各種手段開展行星內部結構和重力場、行星內部流體與磁流體動力學、行星表面撞擊坑、行星地形地貌比較研究、行星表面物質特性統計研究、行星大氣動力學、行星際空間等離子體、採樣/隕石分析、極端環境下生命存在形式等研究。

實驗室在國家大力發展深空探測的戰略指引下,已開展了多項月球與行星科學的基礎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2012年,實驗室研究項目「嫦娥探月數據的分析與研究」獲得了澳門科學技術獎中的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016年6月,實驗室研究項目「嫦娥工程多波段探月資料的科學發現」獲得了澳門科學技術獎中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0年研究項目「月球、小行星、巨行星的表面特徵、內部結構研究」獲得了澳門科學技術獎中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